長期感受不到快樂的人,很可能不是抑鬱,而是——

02 為什麼我們會陷入窮思竭慮?
窮思竭慮者的過度思考,繞不開三個深層動機:
1、積極假設。

對想太多抱有積極假設,認為「只要把問題想清楚搞明白了,我的問題就解決了,癥狀就能改善」。

上面提到的我朋友小華,即使在休息日,她也總會想到各種尷尬或擔憂的事情,導致她時常活在過度思考的緊張情緒中,心理能量被一點點耗盡。

然而,她覺得自己最需要的不是放鬆,而是「答案」以及「確定性」,她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:「只有想通了這一點,我才能好好休息。

但這其實是一個悖論:
自認為思考就能解決問題,卻永遠找不到答案,不僅沒有換來心安,反而越來越痛苦。

心理學家Nolen·Hoeksema解釋道:「窮思竭慮者,會無意識陷入到對強迫觀念和癥狀的反芻之中。
耗費大量時間、精力去解決癥狀,實際上在維持癥狀,此類對思維反芻的信念,反而會導致反芻思維一直持續。

2、認知失調。

心理學家費斯汀格做過一組實驗,請被試者做很無聊的事,比如捲毛線,但要其對後面的被試者撒謊:「這個活動很有趣。

被試者分為兩組,一組撒謊後會得到10塊錢,另一組什麼都得不到。

結果發現,什麼都沒得到的那一組更容易出現認知失調,因為他們需要思考一個合理的理由來解釋撒謊行為:「我一分錢也沒有得到,到底為什麼要撒謊呢?」
費斯汀格的解釋是:被試者心口不一致時,腦中有了兩個認知因素,「這很無趣」和「我對別人說這很有趣」,兩者相互失調。

為了消除心理上的失調感,TA們便要找理由把自己的行為合理化。

由此可見,生活中存在大量衝突的人,更容易為了給自己找一個理由,陷入窮思竭慮:
「嫁給他太痛苦了,但大家都勸我別離婚。

「體制內的工作太無趣了,但很多人都很羨慕我。

「我一點都不喜歡社交,但大家都說我太內向了。

到底哪個認知才對?
這類過度思考,其實都是在找理由解決認知失調帶來的焦慮與不安。

3、強迫抑鬱。

很多心理診斷,都將「窮思竭慮」歸為強迫性思維的一種。

它比較容易出現在有強迫傾向的人身上,比如反覆思考:「我走的時候到底鎖門沒有?」「天然氣關了嗎?」「窗戶關了嗎?」
而強迫傾向的根源,是用高控制的強迫行為來對抗負面情緒。

所以,窮思竭慮者會通過極度關注生活中一些小細節,為之無盡的思考,來對抗情緒上的難受。

此外,窮思竭慮也可以歸於持久的、循環的抑鬱性思維。

哲學家羅素在《幸福之路》里寫道:人很多時候不快樂,就是太關注自己的內在感受。

我們能在很多抑鬱情緒嚴重的人身上,看到窮思竭慮這種常見表現,比如:
心情差的時候更容易胡思亂想;
心情轉好了,就自責自己為什麼要過度思考。

由此,反覆內耗,無法放過自己。

3/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