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天狂必有雨,人狂必有禍」,人再有本事,也不能做這4件事,會有報應的!

古語曾說:「天狂必有雨,人狂必有禍。
」先祖總結出的經驗告誡世人,做人於世不能過於狂妄,否則必遭反噬。
為人處事需要一個度,太過分則會遭受災禍,正所謂物極必反。
當一個人越有能耐,越應該收斂謙虛,明白有些事可為,有些事則不可為。
尤其這四件事情,絕對不能輕易做。
一旦沾邊,即使再有能耐,也容易惹禍上身。

1/9
「天狂必有雨,人狂必有禍」,人再有本事,也不能做這4件事,會有報應的!

1、對父母不孝《圍爐夜話》中有言:「百善孝為先」。

孝敬父母在中華傳統美德中佔據第一名的位置,也是身為子女最起碼的良知。

如果一個人不去孝順自己的父母,就很難想象他能熱愛其他人。

春秋時期魯國人子路負米孝雙親的故事一直被世人傳唱。

子路年輕時,因家境貧寒,常到富貴大戶打雜過活。

但因他身材高大,飯量也不小,時常用糟糠充飢,但他絕不會讓父母吃一頓糟糠醃菜。

為了讓父母吃白米飯,他不辭辛苦為寺廟修路,每日透過背石塊上山換錢。

拿到工錢之後,子路徒步50哩路去陬邑買米,背回家後為父母燒白米飯。

後來,子路拜孔子為師,由於他勤奮好學,常常受到老師孔子的讚許。

但他規律隔段時間請假回家,讓孔子誤解家庭觀念太重,擔心影響學業。

子路解釋父母愛吃白飯,所以必須常到陬邑背米,不能改變。

孔子聽到後,對周圍所有學生都說:「子路真是個大孝子」。

子路卻回覆:「父母年邁,能盡一份孝心,讓他們得以慰藉,我就精神百倍。」就是因為子路孝順父母的美名,在父母過世後,他被楚國請去做官。

一個人是否善待自己的父母,決定這個人是否有福報。

多點耐心與溫柔,多點時間跟陪伴,就是敬父母最大的孝道。

2/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