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⏰ 方法一:專屬的「情緒問候時間」——不問功課,只問心情
回家後的第一句話,不要是「作業寫完沒?」,改成「今天有沒有發生什麼開心的事呀?」
坐下來喝口水、摸摸頭、抱一下,短短五分鐘,就能幫孩子卸下整天的緊繃。
一位常加班的爸爸說,他就靠這幾分鐘,讓兒子每天最期待的就是「爸爸回來的時候」。
🎲 方法二:一起做一件「孩子主導」的小事
不是「我教你寫字」,而是「你來決定我們玩什麼」。
例如女兒說:「爸爸你當大野狼!」那就別顧形象,躺地上「嗷嗚~」幾聲,這比任何說教都來得有效。
這叫做「孩子的主控權體驗」,能讓他們更有安全感,也更相信自己是被重視的。
3/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