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越沒本事,越喜歡對孩子做這1件事,害了孩子卻不自知


有一句老話叫做「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」。

一開始我不理解:

不是可惡之人才可恨嗎?
為何說可憐之人可恨呢?

直到深入剖析一段段獨立成年人之間的施受虐關係,我才真切意識到:

施虐者固然可恨;
但受虐者的殺傷力,同樣不容小覷。

特別是當你懷著一顆善意之心,嘗試去幫扶TA,拯救TA脫離苦海時,

你很可能會無奈發現,非但沒用,甚至TA還會不斷將你往火坑裡拽。

這類場景,在越親近的關係中,越容易發生。

在熱播劇《玫瑰的故事》中,蘇蘇的母親(簡稱蘇母)與女兒蘇蘇,就是如此。

1/12
父母越沒本事,越喜歡對孩子做這1件事,害了孩子卻不自知

蘇母早年喪夫,為了生計,帶著年幼的蘇蘇下嫁一名男子。

更準確來講,是讓該男子入贅進了蘇蘇父親留下的房子里。

卻不料所託非人——

該男子品行不端,好賭成性,且動不動就對蘇母實行家暴;

更糟糕的是,他還是個猥褻未成年人的慣犯,性侵了蘇蘇。

當蘇蘇充滿惶恐地向母親求助時——

母親卻質疑她撒謊,狠狠地扇了她一巴掌,還誣賴她勾引繼父。

2/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