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最好的營養劑,第一是運動,第二你想不到……

又是一年暑假。

孩子們終於結束了漫長的艱苦日子,迎來了快樂假期。

快樂之餘,很多父母卻又隱約擔憂:

愜意的暑假之後,孩子可能會面臨一系列的挑戰——

例如新的學校、新的同學、老師和課程壓力等,怕孩子會適應不過來。

父母的這些擔心,不無道理。

我曾接觸過不少小孩,他們身上都有一個相似的問題——適應障礙。

即當一個孩子的生活狀態發生改變,比如開學、換同學、換老師、搬家等。

他們不可避免地身處各種新的刺激源中,如果應對能力不足,則會引發適應障礙。

主要表現是「情緒失調」,常常也伴隨焦慮、抑鬱、無望感。

理論上說,如果刺激源消失的話,一般癥狀在6個月內就緩解了。

但在現實中,因為要上學,很多孩子並沒有辦法遠離刺激源。

而當這種適應不良的狀態始終縈繞著孩子,影響會變得長期化、慢性化,最終有可能發展成抑鬱症或者焦慮症。

如果不能避免刺激性的環境,那麼父母能做什麼事來幫助孩子渡過適應障礙期呢?

我的建議是,創造一個「保護性的環境」——至少讓孩子能夠透透氣。

在多個心理研究中顯示,能夠幫助父母和孩子共創一個能夠輕鬆、增強心理韌性的環境,必須還要滿足兩個要求:

1.這些方法必須具體的、可操作的,完成門檻一定要低。

2.這些方式不僅爸媽可以參與,孩子也能獨自做到。

於是,我們找到了4個符合要求的小技巧。

1/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