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同樣是父母,同樣是家,同樣是愛孩子,可並不是每一個父母都能愛對孩子,每一個家都是避風港灣,每一份愛都能被孩子所理解
特別是在如何把孩子愛「好」這件事上,很多家長都悟錯了道、也用錯了方法
認識一位奶奶,今年75歲高齡,一共育有4個兒子,一個女兒
如此兒孫滿堂的人丁興旺,在人群中怕是典型的有福之人了,可奶奶的晚年卻恰恰相反,每天伺候著身體不太好的老伴,和子女們的關係也不是很好
以前子女們沒有成家立業之前,每年還回家幾次,自從有了他們自己的小家后,回家次數基本上就屈指可數了
特別是小兒子一家,明明住在離她不到一公里的地方,卻已經有半年時間沒登老父母的門了
剛開始的時候還以為這是子女成家立業后各有各的家庭和生活,可自從見識到奶奶和她子女的相處方式后,我才後知後覺發現真相:控制欲太強了

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小兒子一家了
因為小兒子前幾年幹活的時候受了傷,一直在家裡休養失去了經濟來源,小兒媳不得不放下幼子幼女去找了一份工作養家糊口
找到工作能貼補家用,這本來是好事,兒媳婦也該是家裡面的大功臣,可奶奶就是有操不完的心
奶奶呢,原本就是屬於家裡面幹活最多,同時也是家裡面嘮叨抱怨最多的,她一邊抱怨兒子太懶,把家裡造得進不了人,一邊又任勞任怨地幾天到兒子家裡打掃一番衛生
兒媳婦在外面掙了錢也是一樣,她一邊感念兒媳養家糊口,一邊又嘮叨人家不應該發了工資就亂買零食、亂買衣服,每個月掙的錢不知道存起來
於是,在越界的嘮叨和指揮下,小兒媳最終爆發了,回去只要看到凌亂不堪的家,就直接從二樓把所有看不順眼的東西都往馬路上扔
這一幕在奶奶的眼裡,也像是教育不成器的孩子一樣,經常會聽到她逢人就吐槽:「我那小兒媳簡直是混得不成樣子,以前就不把我當回事,現在看到我直接把頭扭向一邊,連話都不願意和我說了」
事實上,這就是屬於控制欲太強的因果循環
奶奶身為母親,儘管是世間最希望子女生活越來越好的人,可老人家所謂的「為你好」,很多時候都並不是子女所希望的人生場景
如果沒有意識到這一點,總是打著「為你好」的旗號去干涉子女生活,最後不僅達不到理想期望,反而還會讓孩子生出厭惡和叛逆的反感心理
特別是對孩子的以下幾種控制欲,往往很容易導致父母老了還不被尊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