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手爸媽:別亂摸寶寶了,牢記「2少摸3多摸」,寶寶聰明又健康

四:為什麼要「這樣摸」?

背後原理你得懂點
新手爸媽常問:「摸個寶寶,至於這麼講究嗎?」
其實真至於。

人的皮膚是最大的感官器官,尤其對小嬰兒來說,觸覺幾乎是他們最主要的「感知世界方式」。

你摸哪裡、怎麼摸、摸得多不多,都直接影響他的大腦連接、神經通路的建立。

你的一隻手,可以是「溫柔的風」,也可能是不小心的「風暴」。

摸對了,就是愛的撫觸;
摸錯了,就是無聲的刺激。

我們來看看,以下幾種情況你有沒有中招:
▲情況1:寶寶剛睡著,你去摸他臉——醒了。

改成輕輕摸背,反而更安穩。

▲情況2:寶寶煩躁哭鬧,你抱著一直拍拍屁股,他卻一直哭。

改成摸腳心+手心,小動作立刻換來大安慰,他逐漸安靜下來。

▲情況3:別人來串門都摸寶寶小手,你不好意思拒絕。

提前備好「寶寶今天在鍛煉小手,不方便摸哈」,禮貌又護娃。

有沒有發現?

只是摸的地方換了,結果卻差很多。
育兒,其實就是這些小細節的不斷積累。

摸寶寶,當然是愛的表達。
可愛不能瞎摸,親密不能盲動。

你一摸,他的小腦袋就在「記錄」;你一撫,他的身體就在「回應」。

育兒不是比誰更焦慮,而是看誰更溫柔、更智慧。

不是天天抱著「檢查呼吸」才安心,而是學會用對的方式,輕輕地,給他安全感、愛和成長力。

寶寶的成長,從你每一次科學的觸摸開始。

你輕輕的一摸,不只是安慰,更是愛在成長里種下的奇迹。

【圖片來自網路,侵立刪】

4/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