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好的親子關係,一定是屬於一種比較「安全」的相處方式,如果我們用錯方法、也愛錯了孩子,教育好孩子的效果自然也會大打折扣了
認識一個朋友,她和家裡面的父母一向不睦,明明是擁有最親近的血緣關係,一年到頭卻聯繫不到幾次
剛開始的時候還以為這是他們本身性格冷淡,就從一定感知層面帶來了冷漠疏遠的情緒和感受
可事實上,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之後,我卻後知後覺發現了一個真相
原來,朋友一家的緊張關係均是源自於他們不恰當的「危險」相處方式

比較典型的一個例子:
朋友晚上睡覺之前,媽媽給她端來一杯熱牛奶
朋友說「不喝,我不愛喝」
媽媽覺得熱牛奶有助於睡眠,說什麼都要讓她把熱牛奶喝下去
朋友見怎麼都拒絕不了,也改變不了「不喝牛奶」的決定,只好心不甘、情不願地接下牛奶
可沒想到,媽媽見她把牛奶喝完后,就認為她是喜歡喝牛奶的
從那天以後,牛奶也從一杯的數量直接上升到兩杯的數量
朋友苦不堪言,抱怨媽媽拿的牛奶太多了
媽媽直呼她是白眼狼,並大聲嚷嚷著說:「明明是你自己喜歡喝牛奶,我就多給你準備了一杯,我平時都捨不得喝,都省給你喝了,難道這也是我的錯嗎」
朋友解釋:「我什麼時候喜歡喝牛奶了」
媽媽情緒繼續高漲,還帶著咆哮聲地質問說:「你不愛喝牛奶,那為什麼每次都喝得那麼乾淨,我把什麼好的東西都省給了你,而你呢,做了什麼?
除了氣我,還是氣我,真是白眼狼一樣」
一旁的爸爸聽完這些,也跟著一起責怪朋友的不是
朋友嘀咕地說道:「我有的選擇嗎?
喝不完你會罵我,喝完了你又嫌我不能把兩杯喝完了,你讓我怎麼辦,我能怎麼辦」
…
講真的,我特別能理解朋友當時的心情,那種無力改變什麼,又沒有改變結局的能賴和權利,簡直是一種極度壓抑的精神緊繃狀態
所以,愛孩子里的強迫和控制欲是一種比較「危險」行為,很容易就破壞了親子之間的和諧與穩定性
特別是以下幾種強迫和控制欲,如果家長發現自己存在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糾正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