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好孩子的下半場,請記住一句話:別再試圖改變孩子了

聽到這裡,我瞬間明白了,這就是所謂的破罐子破摔,既然已經知道了結局,也懶得去爭取什麼了
看吧,「允許」孩子真的很重要,特別是孩子表現得不夠優秀,或者做事情老出錯的時候,他們本質上比家長還看重結局
如果我們直接否定、打壓指責孩子,那孩子在承受自己不夠優秀認知的同時,甚至還會極端地認為:「爸爸媽媽不愛我,他們討厭我」
不想孩子在失敗中一蹶不振,在親情中又找不到安全感,那我們家長一定要做好及時的思想和心理開導:
.告訴孩子:「別怕,誰都會犯錯,幸運的是犯錯是我們提升自己的機會,如果我們能抓住這次經驗去總結下一次利弊,就可以讓孩子在成功的路上更進一步了」
.也告訴孩子:「爸爸媽媽永遠是你的避風港灣,你有任何心事、和困難都可以告訴我們,我們雖然不能直接解決這些問題,可我們可以為你加油打氣、提供精神價值,成為你成長路上最忠實的粉絲」

7/10
教育好孩子的下半場,請記住一句話:別再試圖改變孩子了

04
孩子冷漠脾氣怪時別壟斷
理解相信,再邀請:「我可以和你一起做這件事嗎」
有位朋友,她告訴我:
「別再跟父母吵架了,真的,就算整天辯論也起不了什麼作用,而吵架也就意識著你心中還存在一個幻想,幻想著父母能聽進你的話,如果你還有這樣不切實際的幻想,那就趕緊趁早丟了吧」
原來,朋友前幾天剛剛和她的婆婆爭吵過,原因是為了孩子教育問題發生爭執
朋友認為:「孩子就是一張白紙,家庭環境是第一教育,一定要給孩子塑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,特別是習慣方面一定要管,並且還要嚴管」
可婆婆卻認為:「孩子以後吃哪碗飯都是註定的,該成材的在哪裡都會成才」
朋友不認可這種說法,婆婆覺得被反駁后很沒有面子,就直接加大音量質問:「你去打聽一下,那些考上好大學的,有哪個是父母天天在身邊守著的,他們是爺爺奶奶帶大的,不也照樣成才了」
朋友解釋:「不否定有與生俱來的天才,不用教就能無師自通,可這也只是概率問題,大部分孩子都需要父母或者爺爺奶奶用點心好好管教,尤其是習慣方面,好的習慣才決定往後的高質量人生」
婆婆聽后,繼續加大音量、甚至不斷搶話,大概率就是不認可朋友的觀點,也不希望朋友繼續闡述觀點吧

8/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