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養得好不好,別盯成績,看看娃身上這5個成長特點就知道了

一說起被「養」得很好的孩子,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:學習成績好
事實上,成績只是體現孩子優秀的一種表現,真正能反映孩子被養得好的,往往是在於一些更深層的表現
比如,能擁有以下5個成長特點的孩子,就說明他們被父母養得很好:
01
孩子見娘愁
說明孩子相信你,父母是他們的安全感
「哎呀,你不在家孩子可乖了,你一回來孩子就變了樣,真是孩子見了娘,無事哭三場」
這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見娘愁
事實上,孩子見娘愁,在蘭媽看來談不上褒貶,可這種說法卻被很多人認定為「媽媽不在,孩子就表現得更乖一些」
但這種說法真的在理嗎
認識一個媽媽
因為工作的原因,經常會往返各地頻繁出差,和女兒之間基本上就是聚少離多
以至於孩子每次見到她都顯得格外黏人,有事沒事都能無緣無故地咧嘴一哭
奶奶見狀,也總是習慣性吐槽說:「你不在家的時候孩子可乖了,根本不吵不鬧」
媽媽聽后心裡很不是滋味,可看著女兒動不動就無理取鬧、眼淚刷刷直流的模樣,她也不禁懷疑:「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?

真的是有媽媽在的地方孩子就不乖、沒事找事嗎」
直到,女兒讀小學三年級那年,媽媽如往常一樣出差回家,女兒也如往常一樣湊到她身邊無理取鬧
媽媽說了一句:「我就是你的出氣筒嗎?

為什麼每次和你見面的時候都是不開心表情」
沒想到,女兒卻說:「你懂什麼,孩子見娘愁,說明我相信你、依賴你,才會在你身邊表現出自己最真實的樣子,要是換作奶奶,她肯定又批評我沒事找事,我是你閨女,我不黏著你,黏著誰呀」
一瞬間,媽媽心裡似乎並沒有那麼難受了,反而還因此和女兒之間的關係更上一層樓

1/10
孩子養得好不好,別盯成績,看看娃身上這5個成長特點就知道了

看吧,孩子見娘愁,深層原因其實是在於需求,而這份需求還是建立在孩子有安全感的基礎上
正如,孩子需要零花錢買一樣東西,她最先問的是誰,往往就是最信任這個人
反之,孩子最不願意求助誰,說明他們的信任、和安全感都不足,在他們眼裡也是:「既然一開始就知道結局肯定是被批評、被拒絕,那還不如一開始就不求助」
...
然而,後者也恰恰是一段親子關係為什麼變得陌生、疏遠、甚至冷漠的隱藏原因
所以,孩子見娘愁,說明孩子有需求、有信任,如果再多一些理解包容和引導,那孩子的安全感就會更加充盈有力
這是孩子被養得很好的標誌,也是媽媽們養兒育女最希望看到的模樣了

2/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