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的4種「討厭」行為,暗藏對媽媽深深的愛,但常被拒絕

有時候,你是不是也很困惑,孩子到底愛不愛我?
畢竟:
每天喊著「媽媽、媽媽、媽媽」,卻轉頭就打你、懟你、拆你台;
說著「我最愛你」,卻又不讓你出門、睡覺、上廁所……
孩子的一些行為,說是「表達愛」,但實在太反人類。

你別急著崩潰。

孩子的4種「討厭」行為,其實是暗藏對媽媽深深的愛,但常被拒絕。

1/5
孩子的4種「討厭」行為,暗藏對媽媽深深的愛,但常被拒絕

一:孩子打你、掐你、抓你
有沒有過這種瞬間:
你剛坐下喝口水,孩子突然衝過來抓你一把,或者毫無預警地拍你一下。
你嚇一跳,一邊生氣,一邊喊:「你幹什麼?」
他不說話,甚至還笑,像在「故意惹你」。
你可能覺得,他是淘氣,在挑戰你,但其實,他是在「抓你注意」。
心理學上,這是一種「注意力索取行為」。
當孩子感覺你在忙、在分心、在離他而去時,
他就會用一個立刻能引發你強烈反應的動作——比如打你、抓你、掐你,來確保:「你還在我身邊,你有看到我。」
尤其是迴避型依戀的孩子,他們往往不會直接表達情緒,而是用這種「先攻擊你」的方式,來測試你是不是還會回應他。
這不是不愛你,而是他太在意你,卻又不會好好表達。
我們可以溫柔而堅定地回應:
「媽媽看到你了,但媽媽不喜歡被打。

你可以拉我一下,說你想讓我陪你。」
一次次替他「翻譯」行為,他才慢慢學會:「我不需要攻擊,也能被看到。」

2/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