窮人很喜歡買的4樣東西,越買越窮!富人很少會買

第三類是透支型消費。

某些手機應用把借款入口做得像紅包一樣醒目,大學生小陳為換新手機借了六千元。

按借貸平台顯示的"日費率0.05%"計算,他誤以為每月只需還30元利息,沒注意到這筆借款的實際年利率超過24%。

等十二期分期賬單出來,才發現總共要多還近兩千元。

這類金融產品利用複雜的計算方式模糊真實成本,年輕用戶經常忽略逾期違約金條款。

有個逾期案例顯示,四十八小時延遲還款會導致費用翻倍。

5/8
窮人很喜歡買的4樣東西,越買越窮!富人很少會買

第四類是跟風型產品。
直播間限時秒殺的緊膚儀、朋友圈刷屏的養生杯、短視頻熱推的瘦腿襪,這些商品往往缺乏有效認證。
浙江辦公室職員詩雨花九百元購入網紅美容儀,使用兩個月後皮膚狀況反而愈發惡化。
專業機構檢測發現該儀器輸出功率不穩定。
這類消費的最大問題是信息篩選失效:
用戶過分依賴網路評價系統,卻不知很多好評來自統一模板的虛假評論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後續維護成本,某款熱銷空氣炸鍋的用戶發現,替換配件價格幾乎是機器成本的一半。

6/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