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給孩子提建議,他敢說不,說明他未來還有救,如果孩子默默順從

——選自2023.08.08 伊能靜微博

可以說,伊能靜的放手,既促進了兒子的「自我成長」,也促進了母子的「關係共贏」。

回到先生跟他父母的關係上——

自從先生結婚後,公公其實也在嘗試對先生放手:

他不再替先生做事,而是讓先生自己打掃房間,清洗廁所;

也不再干涉先生做事,跟先生意見相左時,他會主動閉嘴,理智退讓。

他在一點點地卸下責任、放下權力,以此促進先生的成長與獨立。

不過對我婆婆而言,這樣一種主動放手則困難得多。

它需要我先生擁有自我獨立的意願,學會堅定且溫和地對他母親說「不」;

也需要我婆婆擁有對兒子放手的覺悟,學會把自我成長的權利歸還給兒子。

對於那些長期處於共生狀態的母子來說,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
但我相信,他們正在路上,時間會教會他們一點點去成長與改變。

寫在最後

從某種意義來講,我們絕大多數父母,其實都屬於「半山腰上的父母」,

一方面——

我們努力為孩子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,幫助他們規避一些不必要的苦頭,讓他們過得比我們更幸福一些;

另一方面——

這番努力有時會演變成執念,讓我們誤以為人生只有一條康庄大道,讓我們不自覺地限制了孩子的自由。

如今回過頭來想想,

或許,我們其實可以不用那麼努力,不用那麼操心,就安然地停駐在半山腰上享受我們自己的人生風景,

然後對孩子放手,讓孩子自己選擇未來的路,把自我成長的權利歸還給孩子,讓他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,

最後,我們以一個陪伴者的姿態見證孩子的成長,豈不樂哉?

9/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