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敖光的這番行徑,令我想起了我的二舅。
二舅初中畢業后當過兩年兵,退伍后在家鄉創辦起了企業,成為了整個家族的領頭羊。
雖然做生意賺到了一些錢,但二舅心裡更羨慕那些在體制內當官的、有權有勢的戰友。
可惜他文化水平有限,也錯過了考公務員的年齡,這輩子是不可能進體制內工作了。
於是,他給他的兒子(也就是我表弟)下達了任務:讀警校,考公務員,將來當大官。
為了給表弟未來的仕途鋪路——
他經常帶尚在上學的表弟出席各種宴會,認識大人物,還給表弟買了很多昂貴的物品,鼓勵表弟跟官二代交朋友。
二舅以為這樣做是為了表弟好,
但他不知道的是——
表弟內心真正想要的,不是當官,而是考一所心儀的大學,選一個心儀的專業去深耕。
透過敖光和二舅,我看到了不少身處半山腰的父母們共同的育兒誤區:
一方面——
他們用盡全身的力氣從山腳走到了山腰,努力將孩子托起,讓孩子看到更遠的風景;
另一方面——
他們又將自己無力爬上山頂的遺憾轉嫁給了孩子,讓孩子替他們去填補生命的缺憾。
代價就是:孩子被迫成為父母意志的延伸,無法自由選擇自己的人生。

要麼拚死反抗
要麼苟且活著
在《哪吒》電影中,敖丙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,跟哪吒成為了好朋友。
然而按照父親敖光和師父申公豹的劇本設定——
他不應該跟哪吒做朋友,而是應該看著哪吒被天雷劈死,然後代替哪吒躋身仙界。
敖丙表面順從了父親和師父;
但真正到了天雷下凡之際,他卻義無反顧地沖了進去救哪吒,導致肉身被毀。
太乙真人為他重塑了肉身。
結果在三大龍王攻擊哪吒時,他再次不顧一切擋在哪吒面前,肉身再次被毀。
這是他遵循自己內心所做的選擇,也是他對「父親意志」的反抗:
相對於升仙和背負龍族使命,他更想讓自己的朋友好好活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