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好孩子的下半場,請記住一句話:別再試圖改變孩子了

後來,奶奶和我聊起這件事時,她還告訴我:
「沒辦法,我沒有文化,管不了孩子學習,每次看到孩子被他爸爸媽媽打得滿身傷痕,還要拼盡全力反抗的時候,我就知道打罵根本管不好孩子,每次也只能用孩子能聽得進的話和他講道理」
「就像孩子看到他爸爸把我氣哭的時候,他覺得爸爸講話不講究方式,這個時候和他講講道理,孩子就能聽得進去了」
講真的,這個例子給蘭媽感觸特別深
這個奶奶哪裡是沒文化?

簡直是教育里的清醒大師呀
事實也正是如此,既然打罵、批評責備等管教方式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反抗,那還不如換一種方式和孩子好好相處
比如,放棄用大道理改變孩子的不切實際幻想
特別是當我們苦口婆心說服不了孩子,還惹得孩子反感時就要學會接受:
.首先,接受孩子不服我們管教的事實
.其次,對孩子多一些傾聽和支持
.最後,把做決定的權利交給孩子
當然了,這裡所說的傾聽、支持、還有還權,可不是毒雞湯,而是讓孩子真正成為一個獨立的小人兒
這裡也根本不用擔心,孩子選擇是錯誤的怎麼辦,每個人都是在試錯中成長,孩子也不例外
即便孩子現在不走錯路,以後也不會走錯路嗎
而我們家長對孩子最好的愛與撫養,也應該是在我們能監護得到的情況下,放手讓他們成長
也只有這樣,大家才能在孩子出錯的時候給予正確指引,遇到挫折的時候再陪在身邊用愛和信任喚醒孩子,直到他們勇往直前、成為更優秀的自己...

3/10
教育好孩子的下半場,請記住一句話:別再試圖改變孩子了

02
孩子考砸了時別較真
降低期待,再安慰:「那這次就多加把勁兒」
孩子學習不好,有時候可能並不是孩子不愛學習,而是他們心中的內驅力沒有得到發揮
特別是那些整天把「考多少分」掛嘴邊的家長,就很容易把孩子養得脾氣暴躁、叛逆又愛逃避反感
有位媽媽曾向我求助:
她說,她兒子是一個特別懶的性格,每天放學回家不催就永遠不知道主動寫作業
剛開始的時候還是催一下動一下,到了後面就直接失聰般地裝作沒聽到了
有一次,已經記不清吼出多少聲「趕緊寫作業」還無動於衷后,她氣急地把兒子摁在學習桌前,甚至還拿衣架把兒子框住,打算通過束縛雙手來起到好好寫作業的效果
可沒想到,孩子直接暴怒了,把衣架扯下來扭成麻花狀,再丟到一遍,還用惡狠狠的眼神盯著她
...
這種情況,實際就是心理上的「禁果效果」,意思是越不讓做的事情,心裏面就越惦念著厲害
和孩子溝通也是如此,當你覺得催孩子不管用、或者孩子反抗得厲害時,那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別較真

4/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