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很多人可能覺得,這時候家長會生氣、反駁,甚至吵起來,畢竟孩子還小,吃了一顆櫻桃也不是什麼大事,至於說「沒素質」嗎?
我也以為這位媽媽會不高興。
但沒想到,她沒有第一時間爭辯,也沒有訓孩子。
她先輕輕把孩子從水果攤邊拉了回來,蹲下來,壓低聲音說:「你知道錯了嗎?」
孩子咬著嘴唇,低著頭點了點頭。
她又問:「為什麼不能吃?」
孩子小聲說:「沒給錢。
」
「那怎麼辦?」她又問。
這時候,孩子沒說話,眼圈有點紅了。
她站起來,走到櫻桃攤前,拿了一個塑料袋,從那堆櫻桃里仔細挑了半斤左右,然後拉著孩子的手,一起去排隊稱重、結賬。
排隊的時候,她輕輕拍了拍孩子的肩,說:「你吃了的這顆,也算錢。
哪怕只有一顆,也不能白吃,懂了嗎?」
孩子點了點頭,眼神認真了不少。
全程,這位媽媽沒有訓斥孩子,也沒和員工吵架,她做了一件特別平常,但也特別不容易的事——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,而且是當眾教,卻一點不難看、不羞辱。
2/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