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、學會做「甩手掌柜」,不干涉小兩口做決定
我的閨密姍姍,去年考公上岸,入職體制內。
這本是一件喜事,卻差點導致她和丈夫失婚。
怎麼回事呢?
事情還得從兩年前說起。
2022年年初,姍姍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給所有人降了薪。
本就不喜歡財務的她,動了辭職的心思,就和家裡商量,要不要脫產考公。
丈夫拿不定主意,她也猶豫不決。
關鍵時刻,婆婆直接說:「不能辭職,萬一失業了,可不是小事。
」於是,姍姍就繼續待在事務所,拿著微薄的薪水,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。
一年前,事務所倒閉了,姍姍暗自慶幸,這下總算可以備考了。
然而,就在她宣布決定之際,婆婆又跳出來說:「別備考了,你這個年紀,得考慮要孩子了。
」還問她「要是考不上,你要耽誤自己幾年呢?」姍姍一聽,很是沮喪,氣呼呼地說:「考不上就不要孩子。
」這下,婆婆也生氣了,覺得姍姍的想法幼稚,就給兒子施壓,讓他勸勸。
結果勸說不成,小兩口直接吵了起來,甚至鬧到了分居的地步。
姍姍從家裡搬了出來,租了間小屋復習備考。
經過一年多的努力,她終於考上了,但具體崗位卻在偏遠的縣城。
她找丈夫談話,開誠布公地說:「你能接受,咱倆就繼續,不能接受,就分開。
」
好在這次,丈夫站在了她這一邊,但姍姍和婆婆的關系,到現在都沒有緩和。
一提起婆婆,她就忍不住吐槽:「她憑什麼左右我的人生!」我寬慰姍姍說:「說到底,你婆婆還是怕你們的日子過不好。
」怕你們工作出問題,怕你們養活不了自己,怕你們沒孩子養老……
她不懂「兒孫自有兒孫福」,還一直把你們當成長不大的孩子。
作家李愛玲就曾一針見血地指出:「現在很多婚姻的現狀:一邊是不懂得退出的父母,一邊是不知道拒絕的子女。
原本兩個人的婚姻,硬生生變成了六個人的角斗場。
」
有些婆婆,雖然不插手日常的雞毛蒜皮,卻忍不住要在孩子的人生大事上說了算。
找什麼工作,要不要孩子,結交哪類朋友,做什麼買賣,都必須聽從她的安排。
ADVERTISEMENT
否則,就會寢食難安,不停地施壓。
心理學家海靈格說:「家庭當中有正確的序位,才能有健康的家庭環境。
」什麼是正確的序位呢?
就是大家都只在自己的家裡做當權者,不越位到別人家裡去做主。
尤其是婆婆,面對兒子兒媳,要學會當個甩手掌柜,該放手時就放手。
你可以提供人生經驗,可以指點迷津,但最終的決定權,還是要交到孩子手中。
唯有如此,才能體面地退出,讓孩子成為他們人生的主角。